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沈辉:“我心中的偶像——敬爱的莫党教授!”
时间:2025-06-21    来源:沈辉    分享:

  

1750641700668098.png

作 者 / 沈 辉

  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创建人)

  莫党教授是我在中山大学最敬重的老师,我得到他很多教诲,他一直热心帮助我、指导我、激励我,在中山大学能够与他相遇相识,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 我与很多师生还有光伏同行都习惯叫他莫老师,因为这样更亲切。莫老师也在不同场合多次说,他是退休的教授。我知道这是西方学者的习惯,像在德国,退休教授的位置都会由别的学者来继承。对莫老师来说, 这是他一贯谦虚的风范,他淡泊名利,只是专注于教书育人、热心科研。他晚年主要与我们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师生在一起,他的照片一直挂在研究所学术厅里,他是我们研究所的灵魂,从研究所走出去的几百名研究生都以能够经常见到莫老师并还得到他指导感到自豪与骄傲。

1750641746960690.png

  2023年2月莫老师来江阴光伏中心考察并鼓励我们创新发展

  去年得知莫老师身体出现问题,我非常关注他的治疗情况,与他经常保持联 系。但近些天没有得到他的信息,心里不由担心起来。因为我主编的《我们的光 伏人生》第二集的第一篇是莫老师回忆录,我一直让同事催促出版社能早些出版, 还好在今年二月份出版社印出了若干样本,我带回两本,一本给莫老师本人,另一本给了莫老师的儿子作为纪念。此外,我也想着尽快将春节期间对莫老师的采访讲话编制成视频节目。没想到噩耗还是不期而至,还是觉得太突然。我是从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原负责人在微信群发出的信息知晓。后来我与莫老师的夫人余老师电话联系了,才得知莫老师是在6月12日凌晨0 :30 不幸离世。我真不愿意相信,二月份在莫老师家里,我看到莫老师身体与精神状况都很好,吃饭与行走都很正常,他说一共需要四次化疗,已经做了两次化疗,效果挺好的,他说不担心。我也告诉有一位他认识的老先生,也是得同样病,经过治疗已经五年了,完全康复。当时余老师告诉我,去年体检发现肿瘤就很大了,她后来去查看前年体检的影像照片,可以看到有1厘米左右的肿瘤,她说为什么没有人告知,她很不理解,这是否是医院体检部门的疏忽。我不知道这个责任应该谁来承担,我认为有些事情还需要弄清楚,至少要让以后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与莫老师相处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莫老师身体一向很好,记得一次在无锡太湖风景区游览,一位比他小五六岁的老人行走都不如他。特别是他在九十岁高龄还来江阴访问我们光伏中心,现在他就这么走了,都没有留下任何话语,最后时光也没能让他的家人在场,只是通知家属带干净衣服来医院。可以想象,当时家人是如何的失望与悲伤,想来不禁让人不解与气愤,为什么?为什么?谁可以解释?

  莫老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编著的《半导体材料》是很多半导体专家在大学必 学的教材,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很多光伏科技人员都读过这本书,受益很多。 很多老一辈光伏人见到莫老师都很激动,感谢他编著的中国第一本半导体材料教 材,给他们人生带来活力与光彩。因此许多人,特别是老一辈光伏人都将莫老师当作自己老师。从莫老师这儿也让人感受到一本好书的力量,我对莫老师的崇拜也是由此而发,我一直将他当作偶像,追随他,敬仰他。在此回忆与莫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我要写出我的情感,也要让所有光伏人记住他,怀念他,他不会离开我们,他永远都在我们心上。

  在广州有幸与莫党老师相识

  1998年我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主题是“太阳能材料与光电转换”,在广州能源研究所开始进行光伏技术研究。当时开发的薄膜材料需要光学性能测试分析,我的一个硕士研究生与中山大学一个博士研究生开展合作,这位博士研究生的老师就是莫党老师,由此我与莫老师建立了联系。

  从1982年8月到1992年初,我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当时的 所长是著名固体物理学家葛庭燧先生,由于葛先生的影响力,有许多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都来研究所访问或做学术交流,像黄昆先生、何泽慧先生、钱临照先生、 冯端先生等都先后来过研究所参观访问。那时就知道黄昆先生是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来到广州得知,莫老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就被黄昆选为助理,协助黄昆与谢希德两位先生编著了《固体物理学》。后来他在黄昆先生鼓励下,独自编著了《半导体材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半导体材料专著,被多个著名高校选为教科书,培养了好几代半导体专业、也包括光伏专业的 科技人才。

  2004年我调入中山大学主导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工作,后来我又创建太阳能 系统研究所,从此与莫老师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得到他更多的支持与鼓励。

  莫老师是光伏人的良师益友

  2003年我邀请无锡尚德电力施正荣博士来中山大学物理系作报告,莫党老师亲自参加。当时施博士没有想到,有这么多有名教授来参加,既激动又紧张。那时尚德电力处于发展初期,只有数十MW的太阳电池生产线。中山大学有半导体物理研究基础,特别是莫老师又是最早开展半导体材料研究的,因此,对太阳电池非常有兴趣。之后我还陪尚德电力团队到中山市孙中山故居——翠亨村去参观,尚德电力团队的多个成员后来成为光伏企业的骨干与领军人物。

  对半导体器件与太阳电池来说,硅是最重要的材料。当时我国的高纯硅材料 短缺,主要依赖从德国、日本、美国进口。 当时唯一可以生产高纯硅材料的就是 在四川乐山的一家企业。2005年我陪莫老师,还有闻立时院士一起去乐山峨眉 半导体研究所考察,这个研究所对外也称739厂,是三线建设的企业,主要是为 半导体器件提供半导体材料,主要生产高纯多晶硅、硅单晶、硅片等。在生产车间参观时,突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蒋先生朝我们走来并高声叫道:莫老师,你 是我的老师啊!原来这位蒋先生当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读书,莫老师教过他们。 莫老师上大学很早,所以年龄也与他们差不了多少。莫老师在26岁时在北京大学完成第一本专著《半导体材料》。后来知道这个厂当时的魏厂长是中山大学毕业的,他在中山大学物理系就读时,莫老师是中山大学物理系系主任,所以这个厂长见到莫老师也非常激动,他听过莫老师的课,经过努力他已经成为多晶硅材 料的专家。看到自己的学生都在为半导体与光伏产业贡献力量,莫老师非常开心。

  后来我与莫老师还去参观了乐山新光硅业,这个公司正在开展1千吨规模多晶硅产业化,这是当时四川省的重大项目,是从乌克兰引进有关技术,主要技术攻关是由从峨眉半导体厂调来的专家承担。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多晶硅项目,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很巧,这个企业的过总也是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也是莫老师的学生。过总详细地向莫老师汇报了企业的工作进展,还说是当时北京大学黄昆先生鼓励他们来峨眉发展半导体材料的。她非常感谢莫老师来看望他们、 鼓励他们为国家做贡献。

1750641800106949.png

  2005年陪莫老师、闻立时院士考察新光硅业

  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光伏产业正在兴起。无锡尚德、天合光能等企业开 始规模化生产太阳电池。当时我国还有几千万人无电、缺电,光伏发电是最好的 解决办法。我安排了学生陪莫老师去无锡尚德、天合光能等光伏企业参观考察。

  在无锡尚德,两位光伏专家汪义川、温建军见到莫老师很高兴,他们都是半导体 专业毕业,在大学里都学过莫老师编著的《半导体材料》这本书, 因此他们都认 为自己是莫老师的学生。汪义川是太阳电池的专家,温建军是光伏组件的专家,他们对莫老师非常尊重,莫老师也与他们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在常州天合光能,光伏专家邱第明参加接待莫老师,他原来在中国最早的太 阳电池生产企业——云南半导体厂做副厂长。他是在四川大学完成大学学业,他用的教材也是莫老师的《半导体材料》,因此,他见到莫老师非常开心,后来多次与莫老师见面,一起回忆过往畅谈未来。

  鉴于莫老师的影响力,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特别聘任莫老师作为顾问,宋登元博士是专委会副主任,他在大学所学专业就是半导体,用的教材也是莫老师的《半导体材料》,因此他见到莫老师感到很亲切,一直将莫老师当作自己的老师。这次得知莫老师去世,专门写了一首七言诗,来悼念莫老师,以表达他对莫老师的敬仰、怀念之情。

1750641836672707.png

  研究所学生陪莫老师夫妇在江苏参观光伏企业

  莫老师是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的灵魂

  我于2004年正式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调入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工作。学校给我只有四百平米的一栋小楼,当时让我主导纳米材料中心建设。我是国内最早从事纳米材料研究的。我于1982-1992年初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记得是八十年代我在秦皇岛参加一个透射电镜学习班,突然接到电报,当时研究所所长让我立刻返回接受工作安排,回到所里才知道是让我从事纳米材料研究。我是工程光学专业毕业的,学习过光学薄膜材料,在研究所又从事材料的透射电镜分析工作,而当时制备纳米材料就是通过真空蒸发制备纳米粉体,然后通过原位压制成块状材料。我于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首届留学基金奖学金,在1992年2月初赴德国不来梅夫琅禾费材料研究所从事纳米材料研究工作。后来有机会去德国弗莱堡夫琅禾费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作报告,我的兴趣被太阳能技术所吸引。因此后来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时我的研究重点就是太阳能技术,并且后来将主要科研兴趣集中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在中山大学纳米材料中心 作了1年左右,我向学校申请建立校级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得到当时校长大力支持,后来我将纳米材料中心移交他人负责,而我带领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全体师生整体搬去广州大学城,将研究所的工作重点集于太阳电池、光伏组件及光伏应用技术等。

  莫老师退休之后就到我们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做顾问,当时与莫老师一起做顾问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蔡睿贤先生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立时先生,因为他们两人不常在广州,只有莫老师经常与我们在一起。莫老师在研究所主要参与指导研究所发展定位,他经常给研究生作学术指导,学生们也喜欢向他请教。莫老师做事非常严谨,一次一位学生用一台光学测试仪器测得一些数据,莫老师立刻发现数据异常,经查发现是测试设备出了问题。每次研究生毕业答辩莫老师都会参加,并且经常会给学生们提出很好的修改意见。

  我那时只要看到莫老师在研究所,心里就感到特别踏实。我们所有师生都喜欢与莫老师讨论问题,他都不厌其烦的耐心讲解。莫老师非常平易近人,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学生们都特别敬重他。闻立时院士与蔡睿贤院士也对研究所特别支持,他们两位走的比较早,如今三位顾问先后作古,特别是莫老师的离去,我也在2021年退休,如今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何去何从,我有些担忧,但是我坚信,我在中山大学开拓的这个研究方向非常正确而且发展前景看好,相信会有后 来人比我做的更好。

1750641872590459.png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全体教师合照,前排右二是莫老师

  我们研究所兴盛时每年在研究所学习工作的老师加学生与进修生,接近百人。 就我自己所指导的博士、硕士及进修老师累计也超百人,而且相当多都在为光伏 产业发展而奋斗。在中国的光伏界,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的学生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像天合光能、爱旭科技、润阳新能源,也包括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通威集团、隆基绿能等都有我们的学生,从研究所走出来创业的学生也不少,像润阳新能源、永光集团等在国内都有一定影响力。

  现在我对中山大学高平奇教授团队寄予希望,特别希望他带领中山大学光伏团队师生在光伏科技领域创造辉煌。我想这也是莫老师所期盼的,我想学生们会努力进取的。在此,也请莫老师放心,你是我们的灵魂,你一直与我们同在,我们的队伍永远向着太阳行进,绝不会停步。

  就我个人而言,受到莫老师教诲很多,他一直鼓励我,在九十高龄时还从广州过来江阴给我加油鼓劲,我深受感动,终生不忘。莫老师的高风亮节,儒雅谦逊的品德永远是我追随的楷模。莫老师非常支持我的写作,我写的《我心中的太阳》就是他与周克崧院士、褚君浩院士分别写的序言。最近我策划了《我们的光伏人生》系列书籍,莫老师的回忆录是第二集的第一篇,正在印刷之中,不久就会出版问世。

1750641906802618.png

  2023年在深圳中山大学校区举办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学术会议

  润阳新能源铭记莫老师教诲

  润阳新能源是光伏界的后起之秀,曾经是世界第三大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创建人与主要骨干都是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毕业的学生。莫老师曾经去润阳新能源考察,参观了展厅与现代化的工厂,并给他们赞扬与鼓励。这些学生得知莫老师去世,非常悲痛,他们让我将他们的话语记于此,以此缅怀敬爱的 莫老师。

1750641937182756.png

  莫老师在润阳新能源光伏研究院成立仪式上讲话

  陶龙忠博士:

  在中大读书期间经常得到莫老师教诲。尽管他年事已高,但每周都要来研究所几天上班,对学生的请教他都耐心解说,我们学生都非常崇拜他。我创办润阳新能源,他也经常给予我鼓励。他还来盐城工厂现场考察指导,在润阳光伏研究院成立仪式上给我们加油打气。我们永远会记住他的教诲,莫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

  杨灼坚:

  沉痛悼念莫老先生!中国半导体物理奠基人,学界高山仰止;九秩春秋春风化雨,恩泽学子永铭心间。师魂永耀!

1750641967264826.png

  莫老师在盐城参加由润阳新能源主办的第三届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年会

  杨阳博士:

  奠莫党教授

  晶体硅基破鸿荒,教书育人启新光。光伏传薪火,千阳永辉煌。

  赵汝强:

  在中大读研的时候有幸得到莫老师的指导,非常慈祥可敬的老师,音容笑貌犹在,先生千古!

  悼念莫党老师联

  广州噩耗传来,感念深思师德范。一代贤师去矣,临风凭吊忆音容。

1750642019559853.png

  参加年会的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的部分师生

  李海波:

  莫老师,您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前辈,深受师生好评,一生奉献教育事业,今 朝永别,浩气长存。

  姚志荣博士:

  莫老师学识渊博、为人谦和, 是我们后辈永远敬仰的榜样。先生在椭偏光谱 等领域的开创性研究,令后学深受启迪。愿莫老师一路走好,您的精神与风范将 长存我们心中。

  朱彦斌:

  初次见到莫老师是在 2009 年暑假,莫老师在耄耋之年,那么热的天气的情 况下,还坚持到实验室开展工作,给予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师生关怀与指导,给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面三年在实验室学习生涯中,也有多次接触莫老师的机会, 他治学严谨,平易近人,慈祥谦逊,乐观豁达的品格都深深地激励着我。如今莫 老师虽驾鹤西去,但他的精神,品质就像太阳一样,永远照耀着我们,怀念莫老师,莫老师千古!

  李军勇:

  莫党老师诲人不倦,胸怀坦荡,作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奠基人之一,在我短 暂的学习过程中,收益良多,愿莫老师安息。

  梁学勤:

  感谢莫老师用生命的余光照亮我们的光伏之路,我们将向着太阳继续前进!

  再次访问尚德与天合

  2012年之后,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政策推动下,全体光伏人的拼搏下,中国 光伏产业进入大爆发阶段。中国在多晶硅材料、硅片、硅太阳电池与组件、光伏逆变器及光伏电站建设应用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可以说是真正的遥遥领先,一骑绝尘。有一天莫老师跟我说,他年纪大了,担心以后走动困难,想再来江苏访问尚德电力与天合光能,我非常乐意组织莫老师的光伏之行,也得到高纪凡董事长、施正荣博士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

  鉴于尚德电力已经变化,施正荣博士安排了在上海考察他的新企业上迈公司,这是一家专门做轻质光伏组件的企业。莫老师仔细参观了产品,非常感慨,光伏组件可以有这么多变化与应用市场。之后施正荣博士还安排到无锡与很多原尚德老员工见面,莫老师认识的有汪义川,温建军等几位光伏专家。整个安排是施正荣博士的助理、也是一位充满激情的光伏漫画高手杨智平策划的,他还安排到太湖景区游览,一路莫老师与汪义川老专家有说有笑,没想到这么多年能再次相见,而且光伏发展的这么好,超出想象,大家都很开心也很自豪。

  莫老师在天合光能参观了现代化的太阳电池生产线,再次见到高纪凡董事长、光伏专家邱第明、时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冯志强博士、还有多名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毕业的学生,看到光伏产业蓬勃发展非常开心。天合光能是国际知名的光伏龙头企业,拥有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高纪凡董事长是世界著名化学家唐敖庆先生的研究生,放弃去美国读博士机会,创建了天合光能,组织了世界级的科研团队,在太阳电池与光伏组件创造了30多项世界纪录。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与天合光能有密切联系,天合光能 P.  Verlinden 博士、冯志强博士都曾是中山大学理工学院的兼职教授,我们有多名研究生在天合光能 从事研发工作,在新产品研发与创造太阳电池世界纪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光伏企业再次重游,给莫老师带来很多欢乐,他很感慨,特别是看到光伏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感到自己能够见证这一伟大产业发展,而且自己以往的工作也与光伏产业技术密切相关,非常满足与欣慰。

  来江阴给光伏中心加油鼓劲

  我于2022年7月受到江苏有关部门邀请,来江阴参加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 术创新中心建设。在2023年2月接到莫老师电话,他说要来江阴看看我。考虑 到莫老师年事已高,我让原来在中山大学的秘书陪莫老师夫妇一起过来。我首先安排莫老师到常州天合光能参观交流,因为他与高纪凡董事长很熟,还有邱第明老专家、冯志强博士都在那等他,更有中山大学毕业的学生陈奕峰博士、陈达明博士、徐建美女士等也想与莫老师再次见面。

  为了迎接莫老师夫妇的来访,天合光能做了高规格的安排,董事长高纪凡亲自出面接待,还布置了献花节目,场面很温馨很热烈。陈奕峰博士、陈达明博士还将天合光能最新创造世界纪录的太阳电池献给莫老师,这给莫老师带来很大的欢喜。第二天还安排莫老师去参观常州有名的文化圣地——青果巷,那儿有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故居,还有文化大家赵元任等众多名人故居。相信这些给莫老师夫妇留下美好的回忆,有那么多的学生在企业得到很好的成长,莫老师也是感到 高兴与满意。

1750642141719937.png

  莫老师在《半导体材料》一书上签字,陈奕峰博士喜获签字版书籍

1750642184389040.png

  2023 年莫老师在常州天合光能参观,董事长高纪凡亲自献花

1750642212175693.png

  陈奕峰博士、陈达明博士将创造世界记录的太阳电池献给莫老师

1750642240401743.png

  莫老师夫妇在常州青果巷游览

  莫老师到光伏中心来访问,他的到来给我们很大鼓舞,外地有多位学生特地赶来,就是为了能与莫老师见上一面。我很开心,也让我们光伏中心的全体员工见一下莫老师,我们光伏中心也有几位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毕业的学生。莫老师了解了我们的工作,通过讲述他的经历,特别告诫我们要在创新方面下功夫。我们还组织莫老师与夫人参观徐霞客故居。我到江阴不久,就创作了《满江红 ·江阴抒怀》,主要是借助江阴这块宝地,有感于徐霞客追逐太阳的精神与壮举,给光伏产业与光伏人唱赞歌。

  莫老师一生在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方面做出了很多成就,他在椭偏光谱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都享誉盛誉。他对光伏发展的贡献也是公认的, 莫老师对光伏发展的影响力可以用三段话来表述:

  ——他的《半导体材料》是半导体与光伏技术的基础教材, 几代光伏人都从中受益,都感谢莫党老师的功德;

  ——他退休之后作为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学术顾问,指导研究工作,是研究所的灵魂,数百名学生都崇拜他;

  ——考察多家光伏企业,如新光硅业、天合光能、尚德电力、润阳新能源等,为光伏产业呐喊助威,光伏人非常尊重、敬仰他。

1750642274761250.png

  光伏中心员工陪莫老师夫妇参观徐霞客故居

1750642314139198.png

  在广州国内外光伏科研人员与莫老师夫妇合照留念

  莫党教授是我知道的中山大学最值得敬仰的大家,我与他感情很深,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一直在为光伏产业站台鼓劲,我们光伏人都很爱戴他,敬重他。

  我们的学生与光伏界很多人都写了悼念文章,多家媒体也会响应。我们会以特别的方式悼念莫老师。莫老师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德高望重、儒雅谦逊,莫老师的科学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他的音容笑貌会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他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作为结束语, 我用一首七言诗表达情感:

  悼念莫党老师

  驾鹤西去伴夕阳,黄师苍穹见莫党。

  前辈格物奠基业,后人实务放光芒。

  博学慎思椭偏美,儒雅谦逊木棉香。

  谆谆教诲永铭记,珠水情思恒流淌。

1750642400398424.png

  光伏友人赠送“太阳神鸟金饰”蜀绣,借此在天堂陪伴莫老师

  (2025年6月16日初稿,多次修稿于19日定稿,江阴天安数码城)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