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莫党教授女儿莫婷婷:“爸爸,女儿永远爱您!”
时间:2025-06-28    来源:莫婷婷    分享:

  爸爸,女儿永远爱您!

  作者 / 莫婷婷

  在父亲生病住院的这段时间里,我内心充满了感激,衷心感谢父亲退休前的单位和社会各界老师朋友们对父亲的深切关怀,为这段艰难的时光融入了一些温情和力量,它也让我得以重新走入父亲的过往,对父亲的事业和学术成就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父亲是1952年的广东省高考状元,考入了北大物理系,本该怀揣对未来的憧憬北上求学,然而,那年孤身一人生活在广州的父亲,却因没有足够的盘缠上京读书而陷入了困境,父亲的高中校长看父亲实在是没办法,便毅然拍板,让父亲临时到华附去当代课老师,赚取些上京求学路费。那年父亲还没满18岁,那次代课经历,应该是父亲任教生涯的开始,后来许多和父亲同龄的叔叔阿姨称呼父亲为老师,便是源于此。

  父亲本科毕业时正逢国家提出给专家配助手的政策,因学业成绩全优,父亲被黄昆先生选为了助手,留在北大任教和做科研,没有去科学院深造读研,由于工作的缘故父亲后来也没再读研,最高学历始终是大学本科。在北大工作期间,父亲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椭偏测量仪。父亲的著作不多,和父亲相处,经常会听到父亲说:“我的一生只写了两本书,《半导体材料》和《固体光学》。”,这两本书都是大学教材,以至于后来经常会在不同场合,听到素未谋面的老先生们尊称父亲为老师,称赞父亲对我国半导体与光伏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父亲做研究向来专注,不仅在岗位如此,在生活也不遑他顾。有一次,母亲让父亲去机场接从外地回广州的哥哥,哥哥那时还在读小学,暑假无人照顾被父母托到外地姑姑家,假期结束姑姑送哥哥上飞机,然后约好父亲在广州这边接人,可父亲人到了机场,愣是站在机场平台一隅,把接人这事给忘了,庆幸那时治安不错,待到哥哥拿着行李,踉踉跄跄地走到父亲跟前,叫了声爸爸,父亲才回了神过来说“你回来啦”。父亲常常因为脑子里装满工作上的事情而“忘事”,那时,一家子还住在母亲的单位宿舍区,因为父亲的“忘事”经常会闹些奇奇怪怪、无伤大雅的笑话,即使几十年过去了,从母亲单位里的师傅们和母亲聊天,还会常常听到父亲的一些笑话。譬如母亲让父亲上街买葱,结果等父亲回来,问他葱在哪,父亲才想起,诸如此类,常有发生。像煮云吞这些生活技能也是他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访问学者时才学会的。

  父亲从北京回到广州工作后,我虽一直生活在父亲的身旁,但父亲在学术方面的成就,我向来都是一知半解,知之极少,就知道他在半导体、椭偏术领域很有名,曾担任过中大物理系主任、广东省物理学会理事长、广东省人大代表。他后来ID简介是:中山大学退休教授、我国半导体、光伏、椭偏术元老。我曾经问过父亲,有人说你的老师和师兄弟中有不少院士,你若不回广州可能会获得更高的荣誉,后悔吗?他只是淡然一笑,说“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父亲为人低调,正如那天沈叔叔在给我的微信里提到:“你与你哥哥不一定知道你父亲有多伟大,他26岁写的《半导体材料》不知教育了多少半导体与光伏技术专家学者,62岁写的《固体光学》更是影响巨大,在我们心里他是比院士还院士,真正的大师。”的确如此,我向来只知父亲是位很慈祥的人,这么多年来我几乎没见过他有对谁发过脾气,学生们常把他当慈父一般。

  父亲身体向来硬朗,少有病痛,平时出门步履矫健,长期以来,退而不休,2004年开始带着一帮年轻人,一直为国家光伏事业发展奋斗打拼,甘当孺子牛。九十岁后,父亲体力有所下降,担心自己无法再胜任光伏专委顾问职务,主动退出了光伏专委会顾问团。

  父亲总是那么乐观积极,热爱生活,一生坚持推广学术进取精神,“人要终身学习,勇于创新,不要害怕出错”,作为一名老师,父亲一直在践行着和教育着他的后来者。我甚少陪父亲出席他的学术活动,印象中较深的也就两次,一次是我作为一名小孩的家长,询问父亲是否愿意为一群即将接触物理的初中生做一个物理学方面的科普报告。父亲一听立马答应了,还说自己就是因为中学老师的启蒙而喜欢上物理,走向这条科学之路的,他愿意让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另外一次是父亲的大弟子徐叔叔与北航高院士合作出版了一本专著,父亲觉得徐叔叔的学习与工作经历非常有教育意义,主动牵线徐叔叔为在校学生作演讲。

  施善长流。在父亲的告别会那天,一位世叔饱含深情地对我说:“你们父亲是为人类服务的,现在他只是回到自己的星球。”告别会那天是夏至,一年间白昼最长的一天,父亲化为了神鸟,向着永恒光明,向着心中的太阳奔去。

  爸爸,女儿永远爱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