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TÜV南德亮相第四届光储绿色供应链大会,共探碳中和实践路径
时间:2025-08-02    来源:TUV南德光伏检测认证    分享:

  8 月 1 日,由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主办的 “第四届光储绿色供应链大会” 在浙江嘉兴盛大举行。大会以 “绿色供应链,光储共赢链” 为主题,吸引了企业、学界及金融界的众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讨光储产业在全面市场化进程中的新属性、新生态与新模式。

  作为行业权威之一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受邀出席此次盛会,并由TÜV南德智慧能源低碳服务项目经理牛晓倩带来《光储行业碳中和路径:科学碳目标的承诺与落地》主题报告。


1754360266170584.jpg

  TÜV南德智慧能源低碳服务项目经理

牛晓倩女士发表主题演讲

  

       在全球碳中和趋势与中国 “双碳” 目标的双重推动下,企业低碳转型正逐步从战略规划迈向实质性落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加入 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引领气候行动。然而从承诺到执行的过程中,光储行业产业结构特性、技术革新与治理能力正在形成多重阻碍,企业减排目标的实现仍面临三重结构壁垒:

  从产业结构特性来看,对相当一部分光储企业来说,70%以上的排放来自供应链环节,要实现绝对减排需要全产业链的深度协同。现阶段中国企业范围三数据核算与管理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且光储行业产业链条长、环节多,存在供应商数据采集困难、数据报送标准不统一、基础信息失真等问题。此外,相当比例企业受制于资金实力、行业话语权和管理半径,难以有效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减碳。

  技术革新瓶颈同样制约着科学碳目标的落地。尽管光伏与储能技术近年来取得显著突破,但在高效光伏电池量产、长寿命储能电池研发等领域,仍面临成本与性能的双重考验。对于中国企业,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仅有30年,技术转型和能源替代的缓冲期被很大压缩,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突破技术瓶颈。

  在治理能力方面,企业内部缺乏统一的碳管理体系与专业人才,外部缺少行业协同减排的标准与机制。国际市场对光储产品碳足迹和低碳规划要求严苛,部分企业在供应链压力或投标需求驱动下仓促制定了宏伟的碳目标,却因缺乏清晰的执行路径、有效的监测手段以及跨部门协作机制,导致目标与行动存在脱节风险。这种脱离实际能力的承诺不仅削弱气候行动有效性,降低群众对净零承诺的整体信心,更可能引发企业绿色融资、商业伙伴信任崩塌受限等信用危机,风险传导效应远超环境治理范畴。

  针对这些挑战,TÜV 南德在报告中指出,企业需从多维度发力推动科学碳排放目标有效落地,通过技术迭代、能源结构转型及管理机制创新,深入建立完整碳管理体系和能力,将减排行动从内部运营延伸至供应链上下游。

  在范围1、2减排领域,企业需系统梳理运营排放源,着力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系统改造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叠加数字化能碳监测系统的软性管控,形成技术降耗+管理提效的双重减排路径,共同推进运营端减排。

  对于范围3.企业应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绿色供应商准入标准、设定产品碳足迹核算门槛、优先采购再生材料、应用新型运输工具等手段,将减排要求向上下游传导,同时建立行业碳数据共享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制定减排目标与标准,实现供应链协同减碳。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